浅谈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

2012-07-16 00:0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问题,联系实际,切实做好新时期党员的发展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必须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党的阶级基础决定了党的性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人阶级从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由过去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成为公有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和主人。这大大强化了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代表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状况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一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相当数量的农民还会持续不断地转化为工人,成为工人阶级队伍中的新的成员。工人阶级队伍的分布也更加广泛,不仅是在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中,而且在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中,这使工人阶级发挥作用的领域不断扩大。二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三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有一些工人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转岗、下岗等情况,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党的阶级基础决定党的性质,但它不能代替党的群众基础。党的群众基础要靠党的纲领去号召,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引导,靠全体党员去争取,靠党的组织去凝聚。如果只注重阶级基础,党就会因陷入孤军奋战而失败;如果只强调群众基础,党就会因先进性的蜕化而失去代表性,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所以只有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才能更好地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只有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二、要正确认识党员成分与党员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历来坚持从思想上建党,而不拘泥于党员的成分。党在成立之初,主要在工人中发展党员;井冈山时期扩大到在农民中大量发展党员;民主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又注意吸收知识分子和来自非劳动阶层的革命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同各种错误思想尤其是“左”倾思想进行斗争。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中提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强调“社会成分是必须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从而确立了以思想先进与否作为能否吸收党员的主要标准。事实表明,在党这个大熔炉里,一大批非工人出身的党员逐步被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不仅丝毫没有削弱党的先进性,而且使党的社会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空前的提高,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正确认识党员成分与党员标准,要坚持“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彻底克服种种片面的、错误的思想。一是“唯成分论”。认为只能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吸收党员,吸收其它社会阶层中的成员入党就会损害党的先进性。其实,前者中也有思想落后的,后者中也有思想先进的,思想的先进与否与出身、阶层、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况且一个人的职业、身份也是经常变动的。二是“唯财产论”。认为“共产党是穷人的党”,“越穷越革命”,不能在财产多的人当中发展党员。其实,财产的多少不能成为能否入党的标准,更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三是“对立论“。就是将党员的标准的先进性与发展对象的多样性对立起来。认为党对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敞开大门,党员标准就难以坚持了,担心党员标准降低了。其结果必然导致党的阶级基础削弱、群众基础缩小。事实上,只要我们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联系党的任务、环境变化的实际,严格掌握标准,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但不会影响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反而会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要正确贯彻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及整个社会阶层的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六项基本要求,正确贯彻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在不断加强支部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首先,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要有一个新的转变和提高。要认真学习党章。自觉地在思想认识上做到 “三个解放出来”,坚持科学的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支部的各项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
    第二,要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16字方针。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党的性质。作为机关党组织来说,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 符合党员条件”这三个基本要求作为一个系统标准来把握,把考察现实表现同考察入党动机结合起来,防止片面性。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把好“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把符合党员标准的同志吸收到党内来。
    第三,要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党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党,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党员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始终保持了先进性、纯洁性、和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机关基层党组织来说,在按照《党章》的要求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同时,还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履行机关基层组织的职责,特别是当前,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总是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总之,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做到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入党,从而在各个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顾仁娟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