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竹种园

2008-11-19 00:00:00

    安吉素有“竹乡”之称。自递铺往南六公里,位于灵峰山麓、浒溪之畔,有一处260多亩的竹林,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竹种较为齐全的安吉竹种园。
    安吉竹种园始建于七十年代。经中国农林科学院著名林学家郑万钧、吴中伦先生提议,1973年由中国农林科学院安吉科技服务组、安吉县林业局着手筹建,选择在灵峰寺林场水口分场的洪水冲积的砂滩上。1974年初,与灵峰寺林场一起,成立试验管理小组,开始规划建园。通过平整土地、清除石块、挑土填坑、加厚土层等艰苦劳动,采取先近后远的原则,不断引进竹种,进行栽培试验。1981年,郑万钧教授为安吉竹种园题词。1982年,得到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援助,安装了喷灌设施,“引种分类区”建起了围墙、铁丝网。1984年10月梅灵桥竣工,汽车可直达园内。1985年,建造了实验办公大楼。10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竹种园甫告建成。
    通过十多年的经营,先后已引进竹种达200余种,其中已通过鉴定的有195种。除本县土竹种外,从闽、赣、桂、粤、豫、黔、苏、皖等省和北京市,以及浙江其它地区,移来150多种。经1985年10月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侯治傅等专家的技术鉴定,肯定安吉竹种园档案资料齐全、完整,规划设计比较合理,竹种鉴定基本可靠,引种栽培技术可行。1986年荣获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安吉竹种园的建立,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地,1981年开始,先后接待了国际林业科学研究组织联盟主席里斯教授、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官员,泰国竹类实习考察团、朝鲜竹子考察团、日本竹类协会友好访华团等外宾60多人次,受到了他们的赞赏。并接待了中国植物志竹亚科编委会、全国毛竹栽培技术训练班、全国第三次竹类学术讨论会、全国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交流培训班、以及有关大中专院校、科研机关等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师生数千人来园参观访问、采集标本、现场教学实习和指导工作。
    竹种园里满园翠竹,生机盎然,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有稀世珍贵的龟甲竹、厌水竹、湘妃竹、金镶玉竹;有高达数丈的毛竹,株高盈寸的菲白竹;有刚劲雄浑的方竹,也有俊逸潇洒的花毛竹;有枝疏成林的紫竹,也有丛丛簇簇的鸡毛竹。有少量斑斑如泪点的斑竹,有节间膨胀佛肚竹,还有做湖笔杆的苦笔竹。漫步竹园,令人心醉神驰。竹种园绿菌遍地,气候凉爽,交通方便,常常吸引着许多游客。